信息摘要:
在油菜花旁老柴房创始人张中权(以下简称张总)心里,总是有一幅这样的画面:在一个四周开满了油菜花的地方,油菜花旁有几栋老柴房,白墙青黛,青石板、泥土墙、石灰墙……柴火灶...
在油菜花旁老柴房创始人张中权(以下简称张总)心里,总是有一幅这样的画面:在一个四周开满了油菜花的地方,油菜花旁有几栋老柴房,白墙青黛,青石板、泥土墙、石灰墙……柴火灶里,熊熊燃烧着木头柴火,大铁锅旁边,老祖母系着围裙,正在精心烹饪着菜肴,“我”闻着菜香,等奶奶一转背,就伸手偷偷地抓了一块尝了一尝:啊!真香!
此情此景,促成了张总打造油菜花旁老柴房的美好愿景,用奶奶那样独特的烹饪功夫,尤其是天下无敌的炒“功”,用她那烹饪出色的秘笈,菜香迷人,菜香留住了客人心。
柴火与柴火灶的功夫,表现力就是不一样,就连一颗大白菜,炒出来的味道都是清甜的,成为桌桌必点菜。很多顾客怀疑是不是炒的时候放了糖,怎么会那么甜呢?结果在柴火灶旁边一看,简单的炒制过程,除了油和盐之外,什么都没有放,却有清新的甜,沁甜的口感,让大家喜欢。
从湘西各地“搜罗”而来的优质食材,道道都不简单,口感柔和有致,唇齿留香。如同张总说的:“餐厅要想生意好,食材把关是关键,只有好食材,才能做出好味道!”
招牌菜、必点菜,都做了醒目的标识,用粉笔写在了黑板上,供食客参考,让来宾一目了然。不约而同的是,大家喜欢的,就是不忘点这一口张氏柴火锅贴鸡。
为什么大家“念念不忘”这一道菜呢?为什么很多人连续打卡五六次,只为吃到这一道菜呢?
一、大自然生态的环境
张总自筹备油菜花旁老柴房就开始到处找寻自己满意的鸡,花了几个月去寻找鸡,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雪峰山上,找到了一个农户,发现他散养的公鸡,用五谷杂粮喂养,正是他众里寻他千百度的“鸡”。蓦然回首,他就在自己家乡的雪峰山上。
通过洽谈,农户能按照他要求来养,又能够长期保证供货。一举多得,农户帮助了他,有了稳定的好食材;他也帮助了农户,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,可以放心养品质最好的鸡。
二、独一无二,市场上没有的鸡
张总要求,既要是本地的土鸡,又要保证是公鸡,而且体重必须在四斤半左右,几大重要的元素综合在一起,就在源头上把控好了鸡的“好味道”,从养开始,全程溯源,实现产销一条龙。而且还是不会流通的鸡,仅供一家,从山头直接到餐桌,全程零污染,保证了鸡的最高品质。
三、地上跑,树上飞,真正的飞“鸡”
大家都知道,公鸡长得快,四个半月就有可能长到了四斤,但是后面它就长得慢了,甚至就不长了。很多人追求利润,也许就在这个时候就会将鸡出售。而张总的要求,必须喂到六个月以上。
这个时候的鸡,不止是跑地鸡,而是飞“鸡”,名副其实地上跑树上飞的鸡,是真正的“健美将军”,一天到晚,不停地运动,全身没有一丁点多余的脂肪,全是纹理清晰的肌肉。加上180天的散养时间,吃的是山里的杂草虫子、五谷杂粮,喝的是山里的矿泉水,肉质里面没有了任何残留物,鸡香浓郁,口感纯粹,现在已成为一道招牌菜,一个爆品。完全匹配于油菜花旁老柴房品牌,出品大气,大铁锅,厚实的木盖,揭开盖子,热气腾腾,镬气十足,满满都是锅香味,尝一尝,不柴不腻,香辣可口,生态营养,百吃不厌,回味无穷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里的佳肴,每天都是限量版的,来晚了就要等第二天中午。还别说,真的有很多这样的客人,晚上估清了,没有了,第二天中午,早早就赶过来了。
一道鸡,卖到了198元一只,却没有一个人说“贵”!这就是油菜花旁老柴房的奇迹与奥秘。它能够带给您回味80年代初田园民俗餐饮文化,给您难得一见的大自然好食材,给您乡村乡土老柴房的记忆,给您儿时难忘的味道……
文章摘自:百家号 邓杰湘菜文化代言人 2021-01-15 16: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