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小时咨询热线:
4006-606-909
首页
关于我们
新闻动态
菜品中心
门店展示
招商加盟
在线留言
联系我们
热门关键词:
油菜花旁
产品
湘菜加盟
您的位置:
主页
>
新闻动态
>
湘菜民俗
>
特色湘西民俗文化之放蛊
作者:admin
来源:油菜花旁老柴房
点击:
发布日期: 2021-05-19 10:36
信息摘要:
所谓特色湘西民俗的放蛊,就是将一种特制的药粉投入食物之中,使误食的人吃后心智迷乱,受到投药者的控制。...
日期:2017年3月11日 09:51
放蛊也称“放草鬼”,它同赶尸一道,落洞一道并称为湘西三大古谜。蛊是一种化验无毒的毒粉。
所谓
特色湘西民俗
的放蛊,就是将一种特制的药粉投入食物之中,使误食的人吃后心智迷乱,受到投药者的控制。这种药粉的制作方法,千奇百怪,没有固定的配方,通常都是家传,有多少个草鬼婆(放蛊者的俗称),就有多少种蛊药。蛊是苗家妇女捍卫家庭和爱情的特有武器。放蛊的技术,主要掌握在湘西苗族妇女手中。只传女而不传子。湘西的蛊毒名称繁多,但常见的有情蛊、怕蛊、恨蛊。这三种蛊,都是湘西女子独占爱情,维护家庭稳定的法宝。
情蛊是女子为得到自己喜欢而又难以得到的男人所下的一种蛊,中了情蛊的男人,往往会身不由己地被情所惑,宁肯舍弃已有的幸福,义无反顾地移情于放蛊的人。
怕蛊又俗称怕药。在湘西,丈夫害怕妻子、媳妇害怕婆婆的现象比较普遍。有人解释说,这都是中了怕蛊的原因。
三种蛊药中,数恨蛊最为可怕。这种蛊,一般是在丈夫被别的女人抢去的情况下,妻子万般无奈而对丈夫放的一种蛊。目的是迫使丈夫回心转意。湘西老辈人讲,中了恨蛊,尚不迷途知返,十有八九难逃一死。恨蛊实际上是一种慢性毒药,在人体内潜伏期较长,一般都是半年后见效呈现中蛊症状,长的则要两三年才有所反映,时间长短,主要由放蛊人决断。
放蛊在
湘西
,手段千姿百态,令人防不胜防。通常是草鬼婆将蛊药粉藏于指甲内,趁给人端茶递水或夹菜敬酒之间,神不知鬼不觉地弹入杯盏之中。
会放蛊的妇女,湘西习惯将她们称为草鬼婆。因为对蛊毒的恐惧,草鬼婆往往遭到人们的歧视,大家对她们又怕又恨,因此都敬而远之。因为这个缘故,草鬼婆的身份一般都很保秘,轻意不让别人知道自己会放蛊。
中了蛊要及时化解,否则对身体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危害。中蛊的症状通常是人黄无力,眼神涣散,毛发脱落,然而医院却难以查出有病。所以中蛊在医院是无法治愈的,需要找放蛊的人援手才能相救。
并不是所有的草鬼婆都能解蛊。解蛊药也与蛊药一样,多种多样,通常是一蛊一解药,往往一种蛊的解药,只有放这种蛊的草鬼婆才掌握。
蛊毒为什么如此多种多样,它又是怎样躲过现代医疗设备和科技手段检测的,真是一个难解的谜。
【相关推荐】
了解详情 >
邓杰:油菜花旁老柴房,有世界上特有味
了解详情 >
湘西美食文化之怀化特色菜品推荐
了解详情 >
特色湘西民俗文化之湘西苗族五大家常菜
了解详情 >
特色湘西民俗土家族文化精髓之茅古斯
了解详情 >
特色湘西民俗文化之湘西“辰州符”
上一篇:
特色湘西民俗文化之神秘湘西
下一篇:
特色湘西民俗文化之湘西的赶尸之迷
返回列表
新闻动态
新闻中心
顾客中心
湘菜民俗
全国服务热线
4006-606-909
QQ咨询
联系电话
4006-606-909
返回顶部